《固園黃家──黃天橫先生訪談錄》讀後感

《固園黃家──黃天橫先生訪談錄》讀後感

李幸真

何鳳嬌、陳美蓉訪問記錄,《固園黃家︰黃天橫先生訪談錄》。臺北︰國史館2008334頁。

固園黃家書影002.jpg

圖一 《固園黃家── 黃天橫先生訪談錄》書影。  

興盛於日治時代的固園黃家,是臺南的名門望族。固園有美麗的庭園景觀和雅致的洋樓建築,在今臺南市東門路一帶;在戰後動亂及黃家本身人事遷移的影響之前,是文人雅士、達官政要時常造訪之地,更是黃家子弟生活於其中的家園。本書中,著名的藏書 家黃天橫 先生以固園子弟的身分,追憶前人事蹟,佐以親身經歷與考證,並提供大量的照片圖像,為固園的興衰及家族的繁華過往,留下詳實的紀錄與精采的見證。回顧固園黃家的歷史風華,其意義不只在為黃家後代留下足供緬懷先輩的事蹟,對近代臺灣史有興趣的人,若由此切入觀察,或許也有助於掌握臺灣歷史發展的軌跡。

圖二 黃溪泉先生與長女荷華(右一)、長子天縱(左一)、次子天橫(前排中間)合影,1924年。.JPG

圖二 黃溪泉先生與長女荷華(右一)、長子天縱(左一)、次子天橫(前排中間)合影,1924年。

固園黃家主要因黃欣(1885-1947)而出名,黃欣的弟弟黃溪泉就是黃天橫先生的父親。黃欣曾學習漢詩的創作,並且赴日取得明治大學法律學位;這樣的學識背景,使得黃欣的文化視野兼融開闊,在保有傳統文人吟唱詩歌的雅趣之外,也持續吸收近代新知。由日返臺後,黃欣以土地經營為本,逐漸跨足工商界,1921更被任命為「臺灣總督府評議員」,在各方面皆有不俗的表現。由於黃欣如此活躍的表現,固園成為臺南市文人雅士、政商名流時常聚訪之地。

圖三 黃溪泉先生(左一)與母親(左三)、妻子(右一)和子女合影。.JPG

圖三 黃溪泉先生(左一)與岳母蘇王氏敬(左三)、妻子黃蘇添愿(右一),以及二位姪女、八位子女合影,攝於臺南「昭和寫真館」。

固園黃家與臺灣其他有力家族因著地緣關係、文化活動與政經往來而形成的社會網絡,其彼此的連結及強弱程度,幾乎可從固園黃家的姻親表窺其一斑。以此觀察固園黃家與「文化協會系統」的家族或菁英的關係就更饒富趣味。如 黃天橫 先生特別點出的,他的大姊黃荷華與林呈祿獨子林益謙的婚事,是自由戀愛的結果;再如,黃天橫大哥天縱的夫人高雅美出身臺南長老會家庭,高雅美的堂兄高天成娶了林獻堂的女兒林關關(高雅美的妹妹高慈美則嫁給李春生的曾孫李超然)。這樣的姻親關係頗能呼 應黃天橫 先生所述:奠基於伯父黃欣的固園黃家人脈,「和文化協會系統的霧峰林獻堂或林呈祿並不密切;但對文化協會也不排斥。」[1]可見黃欣與「文化協會系統」人物的關係並非是截然對立的,彼此之間也有相當的互動。這樣的聯姻情況,很值得日治時期臺灣史研究者進一步探究在政治光譜上容或不怎麼接近的家族之間的關係。

固園黃家在1945年前後遭逢戰爭動亂,戰後又因政府的土地政策而大受打擊,1978年固園終於走上拆除之路。固園拆除之後,日治時期在臺灣南部聲望極高的黃欣,其人與事彷彿無所依附,幾乎被臺灣社會所遺忘。 黃天橫 先生為此感嘆地說:「臺灣社會真是健忘!」[2]歷史的記憶和遺忘,牽涉到很多問題,或許過去學者比較注意反殖民運動脈絡下的事情,其他面相則隱晦不彰。本書提到黃欣對臺灣的文教事業多所挹注,為增加臺人子弟就讀中等學校的機會,擬設立「臺陽中學」,並為此到處募款、奔走;此事看來猶如1912年,林獻堂等人發起的「臺中中學校」設置請願運動的翻版。[3]然而有關臺中中學校的研究成果細膩豐富,相較之下,「臺陽中學」的設立經緯及結果,除了在本書有大略提及之外,相關的介紹及探討似乎仍告闕如。

除了介紹伯父黃欣為主的家族歷史, 黃天橫 先生敘述自身學生時代的學習與生活體驗,也是本書相當精采的部分。儘管必須考慮到 黃天橫 先生身分階層的特殊性,他的經驗分享,仍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臺灣人子弟在日治時代所能達到極高標準的教養境界。 黃天橫 先生生長於日本統治臺灣相對穩定的中後期,在「日臺共學」的教育方針下,從幼稚園起至中等教育階段皆與日本學生一同學習;而家族的豐厚財力,以及大方開明的家風薰陶,使得 黃 先生在求學過程中,其物質及精神生活較一般日本同學更為優裕,也由此培養出對攝影與文藝的永久喜愛。

此外, 黃天橫 先生對於戰前日本的中學養成教育有著極高的評價,認為高等學校的學制有助於學生自由涉獵課外讀物,並從中陶冶人格;但是他也不無遺憾地指出,日治時期較富人文氣息的中學養成教育,並不足以矯正臺灣人對現實功利的偏重,因此臺灣在文、法科的人才養成上仍有所遺憾和限制。造成如此的原因,一方面是臺灣人認為「讀文科沒出息」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一方面則是當時臺灣總督府對文、法科出身的臺人,未能公平開放工作機會使然。時至今日,儘管日本殖民政權結束已逾六十餘年,臺灣社會認為出身文科者沒出息的偏見始終無法根除,讓人不知道應該要怪罪日本統治的遺毒甚深,還是要感嘆臺灣人對於現實利益的看重竟是如此強烈?

圖四 黃天橫先生童少舊照三張。輯自前引《固園黃家》,頁39。.jpg

圖四 黃天橫先生童少舊照三張。輯自前引《固園黃家》,頁39

固園的文化氛圍及臺南一中[4]時期的學習,啟發了 黃天橫 先生對於臺灣民俗的興趣,本書因此述及多位 黃 先生因民俗研究而結識的親朋故舊,並著重介紹 黃 先生始終參與其中的民俗研究團體臺南市文獻委員會」以及「臺南市文史協會」。1951年組成的「臺南市文獻委員會」,是臺灣各縣市最早成立、最具民間味的文獻委員會;成立之初,成員常自發性地以樸素精簡的方式進行文物蒐集及田野考察,由此獲致的出版成果十分豐碩。但由於該會是官方機構,運作過程上免不了繁瑣手續,1958年才又派生出運作較富彈性、自由度高的「臺南市文史協會」。這些非學院派的鄉土文史工作者,以實地考察的方式,彌補學界偏重文獻的不足,並替尚未受到關注的文物留下及時記錄,付出的心力著實令人感佩。

閱讀《固園黃家》的過程中,好像隨著黃家族人走過從日治到國民黨統治的兩個時代;儘管固園黃家的境遇隨著時勢而顯得迭宕起伏,但閱讀時的心境卻由於文字的平實,倒也不會有太大的情緒波動。在本書中, 黃天橫 先生以理性的態度,娓娓道來固園黃家的故事,不但沒有激烈的議論和批判,還不斷表現出對他人複雜處境的同情與理解。可說是書如其人,展現了 黃 先生的謙謙君子風。

圖五 黃天橫先生與陳瑳瑳女士結婚照,攝於固園洋館前,1953。.JPG

圖五 黃天橫先生與陳瑳瑳女士結婚照,攝於固園洋館前,1953年。

版主附記:感謝黃天橫先生和二公子隆正先生提供照片。固園黃家第二代與臺灣著名家族、重要人物的子女多所聯姻,可以說日本時代臺灣社會的政經、宗教、新舊文化的主要脈絡都在固園交會綰結在一起,光華耀眼。若說固園是臺灣近代史的一個縮影,或許也不為過。此次隨文刊出本書主人翁黃天橫先生的結婚照,本部落格預定在準備齊備之後,刊登「固園黃家婚禮寫真集錦」,再現舊時代的風華,期與讀者分享,敬請留意。

                                                   周婉窈 謹誌

                                                     2011/08/20    


[1]《固園黃家︰黃天橫先生訪談錄》,頁150

[2]《固園黃家︰黃天橫先生訪談錄》,頁71

[3]臺中中學校的設置幾經折衝,最後於1915年成立。

[4]黃先生所就讀的臺南一中,是日治時期臺南州立臺南第一中學,現在是國立臺南第二高級中學(臺南二中)。

本篇發表於 學術小品 並標籤為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2 Responses to 《固園黃家──黃天橫先生訪談錄》讀後感

  1. 福爾摩沙布雷克瑅 說道:

    謝謝

  2. 11 說道:

    [臺灣社會認為出身文科者沒出息的偏見始終無法根除]……人文學科就跟藝術科系一樣=有錢人家的玩意…沒錢小孩不能安貧樂道…最好當消遣就好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