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給世界的禮物

《少年臺灣史──寫給島嶼新世代和永懷少年心的國人》書稿選刊:第一篇第二章

"Taiwan's Gift to the World" 第一頁(局部),該文可從Nature週刊線上版下載。

“Taiwan’s gift to the world" 第一頁(局部),該文可從Nature週刊線上版下載。

臺灣給世界的禮物

周婉窈

2000年2月17日,英文科學週刊《自然》(Nature)刊登一篇題為〈臺灣給世界的禮物〉(Taiwan’s gift to the world)的文章,作者是Jared M. Diamond。《自然》創刊於1869年(臺灣還在清領時期),是非常重要的世界性科學週刊。

這篇文章寫些什麼?臺灣給了世界什麼禮物?簡單來說,距今約五千年前,臺灣原住民開始將他們的語言傳布到東南亞,之後講這個語言的人群又將他們的語言傳布到更廣大的區域,結果是:從東南太平洋的復活節島到非洲馬達加斯加島之間廣大領域的人群,都講同一語系的語言。這個語系叫做「南島語系」,詳細內容,我們留待下一章說明。除了語言之外,許多研究者認為臺灣原住民還將當時的農業技術,以及一種做陶的技術(拉匹達文化Lapita culture),傳布到東南亞。這就是臺灣原住民給世界的禮物。

這篇文章提到,臺灣原住民約在六千餘年前,從今天中國東南(華南)一帶. 遷移來臺灣,在臺灣停留約一千年,才有一小部分人群再往菲律賓群島一帶遷移,帶去了他們的語言。從「中國東南」來?那麼,臺灣原住民是「中國人」?當然不是。「中國人」的前身是「華夏」集團,「華夏文明」在原住民遷來臺灣後二千五百年才出現,也就是距今約三千五百年左右。換句話說,原住民移來臺灣後很久,華夏民族才形成。

你們也許聽過這樣的說法:人類的祖先是從非洲出來的,透過粒線體DNA的研究,從女方的系譜往前追溯,我們都是一位叫做「粒線體夏娃」(Mitochondrial Eve)的老祖母的子孫;這個名字是科學家給她的暱稱。這是二十餘年前,科學家根據各種研究所獲得的看法,牽涉到很多學科,學問很艱深。

我們的祖先,相對於之前的人類,被稱為「現代人」(modern humans)大約在距今二十萬年前出現,他們原先居住在非洲,我們的老祖母「粒線體夏娃」大概活在距今九萬至十四萬年前。(年代差好大!科學研究在某些課題上就是沒辦法很精確。)大約在距今六萬至十萬年前,有一小群「現代人」從非洲出來,往外遷徙,我們都是這一小群人的後代,後來外表的不同,如黃皮膚黑頭髮、高鼻子白皮膚藍眼珠、大個兒小個兒,都是演化的結果。

在我們的「現代人」祖先離開非洲之前,「人類」(humans)在和黑猩猩分途演化之後,已經有好幾波的人群「出非洲」(out of Africa),遷移到其他地區,但他們都沒存活下來,都不是我們直接的祖先;約三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取代了所有其他「人類」的後代(主要是尼安德塔人),成為世界上唯一存在的「人類」。因此,許多考古發現的人類化石,如著名的北京猿人(約五十萬年前),其實和我們的「現代人」祖先沒有關係,算是早就分家的「遠遠親」。雖然仍有人努力想證明北京猿人和當代中國人之間的演化關係,但實在欠缺基因學的證據。

「現代人」同出一源,來自非洲,是過去二十餘年來科學界的共識,或許將來會被修正,但那是另外的問題。總之,那些在非洲之外發現的、早於十萬年前的人類化石,和我們這支「現代人」祖先是沒有直接關係的。當然,他們也是我們了解人類演進的重要關鍵,但脈絡不同,不能混在一起談。

我們的「現代人」祖先出非洲之後,有一小支人群往歐洲和亞洲移動,他們和後來的歐洲人、亞洲人與美洲人有密切的關係;另外,有一小支人群於五萬年前來到今天的澳洲,成為澳洲土著的祖先。現代人遷移歐洲的過程,很複雜,在這裡,我們只談亞洲部分。

根據科學期刊《科學》(Science)最新的基因學研究(2009年12月),人類出非洲之後,經過中東、印度、中南半島,抵達今天的華南,然後再往北遷徙,換句話說,東亞人群的祖先來自華南。請看下一頁的人類遷徙圖(授權洽商中,還無法附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有幾支人群經由不同的路徑往今天的東南亞各島嶼遷徙。在這張圖上我們特地析出華南到臺灣、臺灣到東南亞的階段性路徑。

一般認為現代人大約在六萬年前抵達華南,他們在這個地方停留很長久一段時間,有幾支人群再往北遷移,約在四萬年前抵達中國黃河流域一帶,而他們的後代就成為華夏文明的主人。華夏集團勢力變大以後,往南擴張,逐漸把原本不同的族群納入自己的文化系統中,例如,吳越本來不是華夏民族,在二千五百年前左右開始「華夏化」──美麗的西施可是江南原住民,不是華夏姑娘!至於漢文化抵達今天福建和廣東一帶,不過是一千六百年前的事。在這個歷史過程中,福建和廣東一帶的人群,大多數變成「漢人」,但實際上,就基因類型來說,他們和北方的漢人很不同,反而和臺灣原住民以及東南亞多數人群較為類似、相近。也就是說,如果拿基因親緣樹來說的話,華南漢人、臺灣原住民,以及東南亞多數人群之間的關係,比起他們和北方漢人的關係要近得多了。

人類的遷徙通常只是一小支人離開母體,而不是整批人離開。另外,語言的傳布固然一開始要靠講這個語言的人群,但不代表後來講這個語言的人群都是他們的後代,歷史上有很多例子告訴我們:多數族群會因為種種原因而接受少數族群的語言。在臺灣原住民往南遷徙時,東南亞很多地方已經有在地人群,他們接受了外來的語言和技術,又向外傳布。因此,我們無法說原住民就是東南亞人的祖先,實際情況應該很複雜才是。請保持探索的心,不要輕易說誰是誰的祖先,也不要輕易相信我們是誰的子孫,未經檢驗的知識,沒太大意義。若要說,我們都是非洲人的子孫。

南島語、農耕和製陶技術的傳布,是臺灣曾給世界的禮物。那麼,今天,我們能給世界什麼呢?少年家,想想看吧!

小知識
「親緣樹」(phylogenetic tree)
親緣樹又稱為系統發生樹、演化樹,是一種用樹幹分枝的方式,呈現生物體之間在演化過程中的親疏遠近關係,但也用來圖示非生物性事物之間的關係,例如語言演化之間的關係。在親緣樹的圖上,分杈越遠,表示關係越遠,但所有分支都指向一個共同的源頭。

本篇發表於 學術小品 並標籤為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3 Responses to 臺灣給世界的禮物

  1. 引用通告: 臺灣給世界的禮物 | dropBlog

  2. 引用通告: 臺灣給世界的禮物 | PHP News

  3. 引用通告: 臺灣給世界的禮物 – Mata Taiwan

發表留言